臺南文化資產文資瑰寶 美國臺灣歷史課程教材

 【本報訊】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邀集專家學者編輯出版的「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3、4輯,23日正式發表。為了將臺南市數量豐碩、內涵精彩的文化資產推向國際,系列叢書自第2輯起,特別針對每輯叢書內容精選摘要,翻譯出版《文資瑰寶》(Our Cultural Treasure)中英文摘要對照本,市府並與高雄美國學校合作,提供書籍內容作為臺灣歷史課程補充教材。
 新書發表會現場除了邀請叢書總編輯黃文博分享編寫心得,高雄美國學校(KAS)總校長(Superintendent)湯馬斯.法雷爾博士(Dr.Thomas Farrell)和市府第二官方外語辦公室外籍顧問Chris Caputo(康軒睿)也共襄盛舉,分享臺南文化的經驗,一起為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讚聲。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自103年起,陸續發表大臺南文化資產系列叢書,即是透過有系統、計畫性的出版,建構臺南市文化資產資料庫。系列叢書邀請各領域學者專家,針對各文化資產特質,撰寫精彩、通俗、易讀、活潑的內容,以圖文並茂方式呈現主題,兼具知識性與可親近性,期望引領讀者深入感受古蹟文物與在地風俗信仰。
 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第三輯收錄《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鹿耳門天后宮送迎神儀典》與《鹿耳門聖母廟土城仔香》3冊,分別介紹321巷藝術聚落的前世今生及鹿耳門地區的兩大民俗盛事。第四輯收錄《北極殿》、《原臺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六甲大丘請佛踅庄》與《歸仁仁壽宮王醮祭典暨遶境》4冊,帶領讀者深入認識「鷲嶺」上的北極殿、清代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城池、「踅三冬閬三冬」6年1循環的觀音佛祖遶境、南關線具代表性的王醮祭典。
 臺南市為臺灣文化首都,因開發歷程、族群融合與長期政治經濟的交錯關係,這塊土地在短短的數百年間留下了數量極為豐碩的文化財,為推廣行銷臺南市重要文化資產,文資處從103年起著手編輯大臺南文化資產叢書,首輯收錄4國定古蹟及6國(市)定民俗,第2輯再介紹2國定古蹟、1市定古蹟(林百貨)及2國(市)定民俗。
 除了出版叢書作為在地推廣外,並自第2輯起擷取每冊摘要,翻譯出版當輯《文資瑰寶》中英文摘要專書,積極推廣到國際,提供國外民眾認識臺南文化資產內涵,並可作為英語學習教材,讓更多國內外友人看見臺南的美,感受臺南豐富的文化魅力。
 KAS總校長法雷爾博士表示,美國學校的學生從小學4年級就開始學習本地歷史,到了國、高中階段有書面及口頭報告,11年級(高二)必須做專題報告,研究與介紹當代臺灣歷史,尤其是臺灣與中國、日本關係的議題。由於現有英譯資料不足,出版《文資瑰寶》恰可提供師生相關資源,因此打算將《文資瑰寶》使用在高中歷史課程中。
 市府第二官方語言辦公室外籍顧問Chris也出席新書發表會,與大家分享他個人對《文資瑰寶》與文資叢書出版的感動。他認為文資叢書出版中英文摘要本難能可貴,將盡自己力量協助推廣給外籍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