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提高老人生活品質跟健康狀況

 

      【本報訊】臺北市長柯文哲22日出席「臺北市敬老卡/愛心卡搭乘敬老愛心計程車及雙層觀光巴士提高補助金額記者會」,柯文哲致詞時表示,市府在老人卡規劃初期還是朝向公共運輸,捷運公車、YouBike、貓覽都可以使用,但有老人家跟他反應捷運很難用之後,他才知道不是捷運都有電扶梯可以使用,所以為了讓長者能夠更有效使用捷運,市府花了6億把所有捷運站再檢查、整修一遍。
 
        柯文哲提到,另外還有輪椅族群反應搭乘捷運公車很麻煩,所以開始施行愛心卡可以使用在計程車上,以前計程車也有補助,但是只有16點(元)或32點(元),計算很麻煩,還要去記補助點數,今年的3月1日起,將補助額度提高成單趟50點(元),另外搭乘雙層觀光巴士,各種票價車資也一律補助50點(元)。
 
       柯文哲說,「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所以在老人卡的設計上,每個月給480塊,就是要鼓勵老人走出去、多運動,同時市府把所有管理的場館都可以使用敬老卡。
 
       柯文哲說,同時就會有人提出,這樣的支出不是以前一年1500元就可以解決了,現在一個月480乘以12就是5760元,這個問題市府也有思考過,目前捷運一天有200萬人使用,從200萬人變成210萬人,這對捷運的成本沒有上升很多,同樣的在公車上成本也沒有增加很多,用工業上的術語就是讓產能更有效的使用,也就是讓臺北市的公共運輸使用量更大。
 
         柯文哲表示,在敬老卡的推廣過程當中,希望可以提高公共運輸的使用外,就是希望鼓勵老人可以走出去,對臺北市政府而言只是提高現有的產能,但從長遠來看可以提高老人的生活品質跟健康狀況。
 
       柯文哲表示,目前愛心卡可以使用補助的計程車大約1萬5千輛,同時也鼓勵長者透過叫車的方式,不要在馬路上攔車,以減少交通流量還有空汙。他說,在一個政策推出的時候,是有計畫的思考再推行,希望同樣的錢在使用,對整個臺北市的交通、老人的健康以及對整個空汙環境,各方面都要有好處。        
 
       柯文哲表示,臺北市的公共運輸分成3個層次,最底下這一層就是捷運跟幹線公車,北市現在有8橫8縱的幹線公車,市府把他捷運化,在終程就是接駁公車,再來就是YouBike跟步行,市府希望建構一個完整的公共運輸系統。
 
        會後,柯文哲接受現場媒體訪問,針對外界批評本次燈節為史上最爛?柯文哲回應發臉書是為了給辛苦的工作人員打氣,柯文哲也說他去看燈節覺得還好啦,不要這麼多負面批評,因為批評很容易,但捲起袖子做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