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市長瞭解營養午餐有機蔬菜產地情形

  【本報訊】臺北市長柯文哲1日赴雲林縣產地瞭解9月起營養午餐有機蔬菜產地供應情形,有機蔬菜於產地採收後先預冷,再由冷藏車低溫送至通過有機驗證的截切廠,經過低溫、沖洗、截切後,再以低溫冷藏車配送至團膳或學校,確保食材新鮮。

      臺北市自9月起,由臺北農產運銷(股)公司擔任校園午餐有機蔬菜供應平台,臺北市中小學約222所參與此政策,國小學生數約11萬人,國中約5萬人,合計16萬人,預計本學年度(108年)9月起,每週供應1餐有機蔬菜,每位學生每餐約80-100克,每週供應量約15噸。


      因應臺北市222所學校訂菜下單、契作及理貨、截切、配送、驗收到付款等多道物流及金流程序,臺北農產公司成立專案小組,並建置E化資訊系統食材供應平台,透過E化系統,追蹤、追溯,落實食材供應之流向。

     為落實照顧有機小農,臺北農產公司公開評選供應單位8家,契作農民約130位,並保證價格收購,貨款當週直接匯入契作農民帳戶,保障農民收益。並於9月開學前,臺北農產公司已派員逐一赴契作農場田間勘查及採樣抽驗,另於有機蔬菜送至截切廠時派員抽樣,以新公告的質譜儀化學快檢法檢驗把關,倘有不合格即予汰除,確保食材安全及有機完整性。


     柯市長表示,臺北市學童的營養午餐採用有機蔬菜後,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材,能夠讓學童吃得更安心,且大臺北地區是最主要的農產消費地,用具體的消費才能有效帶動農民生產更安全、更高品質的農產品,進而提高農民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