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8月檢驗各通路市售蔬果農藥殘留狀況結果出爐,共計有19件抽驗不合格,其中9件貨源來自臺北市第一果菜市場。經追查產品來源,供應人分別來自雲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及嘉義縣,臺北市市場處已請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加強農藥殘留檢驗,臺北市衛生局已移請各縣市所屬衛生局溯源處辦並請農政單位輔導農民正確田間施藥。
臺北農產公司表示,已依「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批發市場供應人申請登記及管理要點」規定,9件供貨農民已停止供應10天,若有第二次違規將廢止供應人資格。另外,衛生局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亦可處分違規業者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緩,臺北市市場處已請農產公司加強檢驗違規供貨人貨品農藥殘留。
市場處表示,蔬果農藥殘留應由產地源頭即開始管控,全臺產地於採收前即應由在地農政單位先行抽驗,至集貨場所仍應由在地農會及合作社場進行自主管控,運送到消費地批發市場由市場再進行抽驗,層層把關才能使民眾享用新鮮安全蔬果,在市府要求下,本市第一、第二果菜市場在批發交易之前必須先抽檢,若有超標則禁止交易,防止流入學校、團膳及市場。後端,則由衛生局負責抽檢已進入市場各通路食材,從源頭與通路雙層抽檢,嚴格把關食安每個環節。
另為保障大臺北地區民眾的食安健康,目前農產公司正導入新式檢驗技術,已於9月21日起以化學質譜快檢開始抽檢批發市場農產品,以加強檢驗農藥精準度,並落實從通路端追蹤產地耕種的農民,加強溯源管控,臺北市衛生局、市場處及臺北農產公司共同努力為本市消費大眾食安把關。
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s://health.gov.taipei/及食藥粧網路地圖https://imap.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