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東大學前進蘭嶼 舉辦英語游泳教學活動

 【本報訊】國立臺東大學師範學院曾世杰院長、文化休閒產業學系章勝傑及體育學系溫卓謀老師,於106年6月20日至27日帶領臺東大學補救教學學程17位學生及25位深水教學助理到蘭嶼,為椰油國小及東清國小一至六年級的學童設計五天英文及游泳訓練的課程,將游泳與英語這二把進入新世界的鑰匙送給偏鄉的孩子。敬邀媒體先進報導。

 蘭嶼的孩子為什麼要學游泳?這是一般人經常會存在的疑惑,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知。海島的孩子們都有不錯的水性,然而卻缺乏學習正確泳姿的機會。他們可以閉氣潛泳,但卻無法換氣長泳;有些孩子甚至有過溺水的經驗,對水產生恐懼。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溫卓謀老師,帶著通過深水教學培訓的25位教學助理,以海灣及港口作為教學的場域,搭配攜帶式親水體驗池進行游泳教學;而在鄰近海域進行教學時,除帶隊學生,另外有水域戒護員,確保安全。經過五天的學習,二年級以上的孩子們,80%完成50公尺以上的換氣游泳,並通過漂浮自救能力最高等級的檢測。

 蘭嶼很美、很純樸,得天獨厚的山海環境,成就世外桃源的美景。但,因地理環境特殊,島上孩子在學習資源上相對匱乏,面臨海洋環境的挑戰也有更高風險。臺東大學因執行「特色大學-山海教育計畫」,與蘭嶼的國小搭起合作的橋梁,這次的英語、游泳教學,更在行天宮關懷偏鄉計畫的支持下,得以順利進行,讓椰油國小及東清國小近100名學童得以參與課程。英文是開啟孩子們視野與世界接軌的重要視窗,本次教學英文課程部分,以英文直接拼讀的能力做為教學重點,透過小班制、互動及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們自然而然喜歡英文,從中獲得成就,不害怕學習新知識或新學科。

 英文以及游泳都是孩子們未來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透過這次的學習活動,培養孩子們學習英文的動機,建構海上求生與游泳的能力。 透過結構化的教學,臺東大學的師生,送給偏鄉的孩子游泳與英語這二把進入新世界的鑰匙。而透過離島服務,臺東大學的師生也深刻體驗「被社區需要」的重要,增加了學生對地區之認同感並創造價值。

 本次帶隊的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溫卓謀老師看著每位學生辛苦的付出,很驕傲也很不捨,溫老師表示八天蘭嶼教學活動,在人生的時間軸來看相當短暫,但相信這八天在記憶裡會相當的深遠、長久。這八天學生經歷過挫折、懷疑、無助及疲憊,但看著每位孩童成功遊玩目標是一種成就、是一種幸福,是人生中寶貴的禮物,更是學生對自己無價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