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臺東縣學校多為小型學校,隨著人口外流日趨嚴重,學生數遽減的態勢蔓延之際,許多偏鄉小校面臨裁併校危機,如何發揮小校的主體價值走出新型態教育的態勢,成為本縣首要推動目標,故本縣105學年度指定5所公立學校、106學年度指定4所公立學校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並於15日由黃健庭縣長邀請獲指定的大南國小等4所學校校長共同舉辦臺東縣第二期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啟動記者會,黃縣長表示,推動實驗教育期與國際接軌、凸顯在地文化的精神,並為台東的教育走出新方向及提升學生的競爭力。
記者會於上午10點30分在教育處大廳舉行,包括黃縣長、國立台東大學副校長陳錦忠、縣府教育處長劉鎮寧及縣內各級學校校長參與,並由黃縣長、貴賓及獲指定學校校長進行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啟動儀式,以及縣長授贈實驗教育學校門牌。黃縣長表示,教育是希望工程,而人才的培育是未來的重點工作,教育為「百年樹人」的工作,要一點一滴才能展現成果,沒有特效藥或一蹴即成,也希望教育工作者不忘初衷,肯定願意投入實驗教育的學校校長,必須讓自己先有能力,透過教材灌輸給孩子,這一年來也看到第一年推動實驗教育的校長及老師的努力,甚至於有些學校校長改變生活的習慣,放學後還在校與老師們進行討論,希望透過實驗教育的推動,能夠為台東的教育走出一條新路,並起帶頭作用,未來有更多的學校加入行列,培養學生的競爭力,也希望家長支持實驗教育。
教育處劉處長介紹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指出,105學年度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為初鹿國中—初鹿夢想家實驗學校、關山國中—關山夢想家實驗學校辦理自造者與程式語言設計實驗學校,富山國小—卑南鄉富山國際教育實驗小學辦理國際教育實驗學校,土坂國小—達仁鄉土坂VUSAM文化實驗小學及南王國小—臺東市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辦理原住民教育實驗學校,目前已進行教學,開始審視實驗教材及課程設計的狀況。
106學年度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將有關山國小—臺東縣關山夢想家實驗國民小學辦理自造者與程式語言設計實驗學校,三和國小—臺東縣三和走讀學堂實驗小學辦理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大南國小—臺東縣達魯瑪克民族實驗小學及蘭嶼中學—臺東縣TAO民族實驗教育高級中學辦理原住民教育實驗學校。
關山國小藉由小學一年級即有程式語言初步知識,逐步培育學生自造者及程式語言設計能力,未來也能與關山國中—關山夢想家實驗學校課程銜接,縣府也將於11月成立程式設計培訓的基地;三和國小因受少子化的影響,學校班級人數不斷下降,使得學生對同儕互動、文化刺激及學習品質造成衝擊,期藉由混齡教學促進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學生之同儕互動,創造群體學習環境,希望習慣二個或二個以上共同上課的情形,以及未來將有混齡式數學的教材;大南國小及蘭嶼中學以文化深耕、學力扎根、語言復振為主軸實施,藉由師資培訓、數位典藏、人才庫建置推行,將原住民文化融合學科知識,讓學生在課堂學習時,不僅學習基本學力並回應原住民文化,使原住民文化得以保留傳承並推廣。
期待透過推行本縣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提供學生多元及創新學習,不僅創新與建構小型學校運作,更能培育學生擁有帶得走的能力,增進學生未來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