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蕨臺東1號~療癒系綠美化生力軍

  【本報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為提升蕨類產業,積極投入繁殖技術開發與育種,歷經多年栽培試驗,育成新品種「腎蕨臺東1號」。本新品種耐候性佳,株型緊密,適合都市室內場所應用,可以單獨擺設、組合盆栽、栽植綠牆或懸垂吊盆,商業前景廣闊。

  新品種命名審查會議於5月11日在臺東場召開,由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林學詩場長、臺灣大學園藝系榮譽教授張喜寧、農業試驗所花卉研究中心主任戴廷恩、中興大學園藝系助理教授陳彥銘及臺東場前課長羅聖賢等學者專家擔任審查委員,經書面及現場審查後,決議通過命名為「腎蕨臺東1號」。新品種最大特色為小羽片頂端具鹿角狀分叉,葉片細緻,具有獨特療癒氣氛。耐候性佳可全年生產,株型矮壯緊密,比例適中,適合盆花觀賞。栽培介質選擇不嚴苛,泥炭土或椰糠均可生長良好;肥料需求簡易,市售控釋肥即可充足供應所需;葉片關節強壯,遭遇逆境時不易落葉;病蟲害極少,栽培過程無需用藥。

  腎蕨為重要之蕨類花卉,其青翠碧綠的葉姿,具有舒緩及釋放壓力的功效,為療癒系觀賞植物,臺灣花卉市場亦應用極廣,主要利用方式為綠牆、地景及組合盆栽,然而卻遲遲未有新品種開發,導致市場規模停滯不前。透過臺東場開發之腎蕨綠球體種苗量化繁殖技術繁殖種苗,綠球體繁殖倍率高,成苗後植株自然緊密,且苗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更具市場競爭力。未來將成為腎蕨綠美化的生力軍,拓展國人蕨類療癒身心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