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介紹與體驗~臺東大學藍色傳奇

  【本報訊】國立臺東大學申請高教深耕的計畫有更多有機會多方與在地文化藝術連結,這次美術產業學系邀請到本校前身臺東師院畢業校友,同時也是地方藍染工作者徐季筠老師擔任臺東大學駐校藝術家。也為推動創新學,替東臺灣文創基地鞏固扎根。

  臺灣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藍染製靛技術,在19世紀末德國成功研製生產合成靛藍染料後,天然藍染便走入歷史在臺灣甚至消失了一甲子。漸漸地近年來,各地都有天然藍染的技術慢慢復興,徐季筠老師也愛上這抹藍。

  荀子勸學篇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便係指藍草不可思議的顏色變化,此次臺東大學藉由徐老師的協助推動,未來希望從藍草的種植、打藍製靛、建缸養缸、染布設計到創作行銷等,一系列完整的課程作傳承與分享,培訓藍染工藝專業人才,更深化體會人文素養,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

  10月3日起至10月17日在臺東大學人文學院2樓臨風藝廊展出藍染的多元創作與技法,集結環保、自然、設計、美感、技術、手工等跨領域的結合,期待在傳承文化之餘注入創新元素創造藍染新頁。

邀請所有喜愛藍染的朋友,一起到臺東大學體驗一下藍色純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