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建立健全的社區福利輸送網絡,臺東縣政府辦理小旗艦計畫,今年核定補助6鄉鎮、18個社區,加上關山鎮5社區辦理中央補助大旗艦計畫,以聯合社區模式整合社區資源,透過在地社區照顧在地弱勢人口。縣長饒慶鈴今(12)日前往金峰鄉公所向蔣爭光鄉長及新興、賓茂及歷坵等社區發展協會恭賀,並頒贈支票與紅榜,縣長特別感謝縣內各鄉鎮公所及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福利社區化,增強社區量能,讓社區每位居民都能受到充分的照顧。
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縣自108年起推動小旗艦計畫,今(110)年共有6個鄉(鎮、市)共18個社區投入,服務老人、兒少等社區弱勢人口,縣府持續扮演輔導的角色,透過培力與陪伴,近年持續發掘潛力社區,鼓勵其推動小旗艦計畫,也是落實福利社區化,達到公私協力的最佳範例。
饒慶鈴提到,自上任以來便積極推動老人相關福利政策,例如設立全國最多的91個文化健康站及139個部落聚會所,也建置88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及10處聚福食堂,提供長者關懷訪視服務、籌設完善長照據點,營造友善的在地老化環境。而社區是民眾生活的地方,縣府持續推展社區福利工作,提供「可近性、在地性」的服務,回應在地弱勢群族之需求,營造健康與幸福的生活環境,培力社區成為各項福利服務輸送的網絡單位,邁向社區永續發展、共好共榮的目標。
社會處長陳淑蘭指出,縣府不僅推動小旗艦計畫,去(109)年底輔導關山鎮聯合社區,成功爭取到衛生福利部大旗艦計畫,關山鎮大旗艦5社區預計透過6項子計畫,完善各社區最需要的服務,例如培訓並提升志工訪視技巧、提供弱勢兒少課後陪伴與多元學習、關懷新住民家庭、發展社福產業等,預計可提供近4,000人次服務,希望將成功的模式複製或擴大影響,鼓勵更多社區資源整合,推動在地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