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11月30日在106年度優良醫療機構表揚成果發表會中說,良好的醫療照顧有助於市民健康水準提升,市府醫療計畫與醫療院所配合良好,包括急重症門診、住院服務、社區預防醫學、公共衛生服務等方面,打造健康城市。今日每個受表揚的醫療機構在服務上具有特色,包括預防跌倒、醫病溝通等,可以互相觀摩;也希望衛福部按照醫療點值的合理化原則,給桃竹苗地區的醫療院所合理的給付,目前一年短少56億元,希望以8年為期,逐漸讓各區醫療給付邁向平等,提升桃竹苗地區的醫療水準,讓居民得到公平的對待。
鄭市長表示,市府邀請專家委員實地訪查本市醫療機構各項醫療業務作業及公共衛生政策推動現況,進行綜合評分,評選出15家督導考核績優醫院及10家推動公共衛生政策成效優良醫院,不論是管理上的貼心設計,或是醫病關係、社區醫療、預防醫學等各方面的表現,都受到肯定。
鄭市長也表示,桃園的醫療環境走在很前面,包括國軍桃園總醫院服務龍潭、大溪、新竹縣關西鎮的居民,發展成地方型綜合醫院;長庚醫院負載許多急重症的醫療,包括八仙塵爆事件時,以4倍的醫護能量照顧受傷的患者;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成立長照中心;衛福部桃園醫院添購達文西手臂、正子攝影等新進設備,也即將成為醫學中心;市內許多私立醫院也負擔起很多公共功能。
各醫院的醫護人員,用專業、愛心和同理心,設法突破醫療方面各項挑戰,希望減輕病人痛苦,更健康的面對生命;市府也推動各種公共衛生計畫,包括老人流感疫苗注射、新型肺炎鏈球菌疫苗注射、HPV疫苗注射等,注射率及防護力都很好,他肯定醫療院所的配合,讓政策更成功,也相信正確的醫療政策,可以讓市民得到更好的照顧。市府雖然不是直接提供者,但會支持更好的醫療服務,與醫療院所結合成為夥伴關係,把好的服務及表現與其他醫院共享,一起把桃園的醫療環境經營的更好。
市府自前(104)年起要求衛福部基於醫療人權角度,提高桃竹苗地區醫療點值的給付,目前一年給付短缺56億,希望在8年內讓桃竹苗地區的醫療院所得到合理的給付,讓市民享受應有的醫療服務。
15家督導考核績優醫院為:天成醫院、天成醫療社團法人天晟醫院、宏其醫療社團法人宏其婦幼醫院、怡仁綜合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桃新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敏盛綜合醫院、新國民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壢新醫院;以及10家推動公共衛生政策成效優良醫院,包括:中壢長榮醫院、沙爾德聖保祿修女會醫療財團法人聖保祿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國軍桃園總醫院、敏盛綜合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龍潭敏盛醫院、壢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