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台紀念公園設計~展現客家義民精神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28日下午前往平鎮區文化國小活動中心,出席「浪漫台三線—1895乙未戰爭保台紀念公園地方說明會」,他表示,1895乙未戰爭保台紀念公園,原本規劃以7,000萬元經費興建公園和平面停車場,後來爭取到客家委員會支持,經費提高到4億2,000萬元,設計極具代表性的「乙未之環」,展現客家義民的團結精神;同時拓寬復旦路和育達路,並結合兒童運動、景觀休閒和擁有200個停車位的地下停車場,是綜合性的多功能設計。 

包括立法委員呂玉玲、蔣絜安、市議員莊玉輝、黃敬平、楊家俍、劉仁照、謝彰文、市府工務局長黃治、客家局長何明光、平鎮區長姜義坤均一同出席活動。 

       鄭文燦指出,桃園是客家第一庄,而平鎮是擁有23萬人口的生活圈,正在蛻變,市府推動更多基礎建設,提供不同類型的設施,展現更多元的客家文化,提高市民幸福感和便利性。 
  
       中央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客家建設編列約20億8,839萬9,000元硬體籌建工程,市府向客家委員會爭取到約12億9,000萬元的建設補助,規劃3大客家亮點建設,包括: ①平鎮「1895乙未戰爭保台紀念公園」,結合文化概念,讓市民瞭解和省思客家文化的歷史性,目前動工中;②龍潭「台灣客家茶文化館」,體現客家茶葉文化;③以及新屋「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預計年底動工。 

        另外,中壢和觀音交界的「崙坪客家文化地景公園」面積約6公頃,目前施工中。 
  
       工務局長黃治峯表示,市府配合中央「浪漫台三線」計畫,爭取到12億9,000萬元經費,包括:平鎮「1895乙未戰爭保台紀念公園」,經費約4億2,000萬元;龍潭「台灣客家茶文化館」,經費約4億9,500萬元;新屋「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經費約3億7,500億元。1895乙未戰爭保台紀念公園,總面積約4公頃,以跨橋串連復興親子公園(公16用地)及第八公墓原址、義民公園(公17用地)兩塊基地,設置景觀水池、戲水池、淺水道以及地景滯洪池等區域,並規劃石門大圳過嶺分渠沿岸水景,及平興國中圍牆美化,也於公園內闢建約能容納200位汽車席的地下一層停車場,並預計於今年11月底工程開工前,完成周邊道路改善事宜,打造兼具有環境美學及歷史紀念意義的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