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鎮龍南路654巷瓶頸道路打通,紓解周邊車流、展現小工程大效益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昨(24)日下午前往平鎮區,出席「新安里龍南路654巷瓶頸打通竣工典禮」時表示,新安里周邊道路上下班時段車潮壅塞,市府透過打通龍南路654巷連接東光路路口的瓶頸道路,紓解周邊車流,且可成為龍南路及平東路的替代道路,讓周邊交通更順暢、安全。鄭市長指出,本項工程僅需將道路拓寬至10公尺、長度約30公尺,且工期短,卻可展現高效益,因此市府在「開瓶計畫」專案審查時將其列為優先開闢路段,全力以赴完成鄉親的期待,讓用路人往返中壢、八德、大溪更方便。
市長指出,自升格後,市府透過推動「開瓶計畫」,逐一克服土地取得、建物拆遷等困難,已推動上百條道路拓寬改善工程。而龍南路是平鎮串聯大溪的要道,亦是平面道路銜接台66線與國道3號的主要道路,透過與農水署石門管理處積極協商,市府已優先運用國有地、水利地降低土地徵收費用,將龍南路(新生路至八德區仁和路)第一期工程約276公尺道路,由原先雙向兩車道,拓寬為路寬30公尺雙向四車道,本次則再打通龍南路654巷瓶頸道路,展現小工程、大效益的價值。
有關平鎮周邊交通發展,鄭市長談及,目前龍岡路已拓寬至龍慈路,將持續開通至環中東路;龍慈路延伸至台66線第一期工程(龍慈路至營德路段)已完工通車,第二期營德路至台66線工程現正辦理用地取得作業。同時,平東路為未來生活圈六號道路開闢後之一環,規劃將一路串聯至八德大湳交流道,市府採取局部先行打通策略,由龍南路起率先施工,將持續評估預算、道路開闢難易度、土地取得等因素,陸續完成各路段,讓市民看見桃園不斷在進步。
平鎮區長陳慶仁表示,龍南路654巷連接東光路路口,鄰近住宅區及兒童遊樂場用地,因道路狹窄造成會車不易、用路尖峰時段壅塞,易發生交通事故。這次工程拓寬道路長度約30公尺、拓寬至10公尺,並規劃雙向車道,於今年7月底開工、8月底完工,不僅可改善交通壅塞,也新設道路側溝,讓排水設施更完善,透過精簡預算展現高效益,相信在地居民相當有感。
中壢「中山東路三段331巷底暨仁德街40巷」道路瓶頸打通,有效提升交通便利性
【本報訊】桃園市長鄭文燦昨(24)日前往中壢區,出席「中壢區中山東路三段331巷底暨仁德街40巷道路瓶頸打通工程」完工典禮。鄭市長表示,市府在中壢區規劃「北富台社會住宅」,同時就社宅周邊路段進行道路瓶頸打通工程,包括「仁德街40巷」渠道加蓋作業,規劃長90米、寬10米的新闢道路;「中山東路段331巷」臻品社區前之8米計畫道路,有一側約181米,並未施作側溝,本次工程一併施工,解決排水問題。鄭市長說,本次工程完工後,將使附近聯外交通及社宅進出更加便利。
北富台社會住宅基地中間原先隔著一條「大牛欄支渠」,是農水署石門管理處的灌溉系統,其在都市化後已失去灌溉功能,本次因應交通需求加蓋新闢成道路。鄭市長也說,市府針對此類舊有的灌溉水路,考量地方需求,大致有兩種做法,一為將其綠美化改闢為「綠水巷」,或是因應交通需求,加蓋成為新闢道路,透過此兩種做法,盼滿足地方民眾需求,也讓市容更加美觀。
市長談到,本次新闢道路工程的北富台社會住宅,將規劃2棟地下3層、地上12層之建築物,住宅部分共有210戶,並預計設置市民活動中心、庇護工場、幼兒園與公托中心及微型運動中心等,完工後將為附近居民帶來許多便利;位於社宅基地旁的「富台段377地號簡易綠美化工程」,中壢區公所已於今(111)年9月辦理發包,預計11月動工,工期約60天,完工後,將可提供鄰近的仁福里、中堅里里民休憩使用,成為休憩、散步的好去處。
市長談到,近年市府規劃社會住宅時,多預留空間劃設綠地及保留社福設施,希望發揮「地方共享」的理念。鄭市長說,中壢區在中山東路沿線已劃設多處社宅基地,其中「中壢一號」社宅目前已完工,並結合多種社會福利設施,是非常成功的社會住宅,而未來將興建的北富台社會住宅,目前正進行規劃設計,待專業營建管理(PCM)完成後,便會進入發包階段。
市長提及社宅基地周邊交通,他說市府近年成功爭取中央前瞻計畫補助,興建「捷運綠線」,目前八德段的高架橋樑預計明(112)年上半年完成,高架車站和出入口正在興建中;而市府也進一步提出「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讓綠線從八德重劃區出發,沿中山東路進入中壢市區,沿途經過健保署、中壢富台國小、普仁國小,並從環中東路左轉進入中壢體育園區,最後進入中壢車站,總長約7.2公里,目前正由中央進行審查。
目前中山東路部分已拓寬,未來將配合捷運工程進一步拓寬;中壢龍岡路已拓寬至龍慈路,未來將進一步拓寬至環中東路;龍慈路延伸至台66線道路新闢工程,第一期工程已完成,第二期由營德路至台66線正辦理用地取得中,未來闢建完成後,將可由龍慈路快速連結台66線,再轉至國道1號、國道3號,有效打通中壢地區的任督二脈,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中壢後站也將大大翻轉,變得更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