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18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從9月22日起至10月17日,陸續在崙背、二崙及西螺3鄉鎮接力展開。今(10/7)有「詔安客庄-庄靚靚.來邇尞」與「深坑溪王祭」兩大主題活動開跑,諸多民眾前來體驗詔安客家文化。
秘書長黃玉霜表示,雲林縣的崙背、二崙、西螺一帶,是全臺灣詔安客家傳統聚落及人口分佈最多的區域,迄今仍保有許多獨特的傳統民俗、武術技藝及客家美食,如水汴頭迎暗景、張廖家廟-崇遠堂的春秋祭祖儀式、七嵌武術、開口獅及詔安布袋戲…等。縣府近年來積極著手詔安傳統客家文化資產與地方方言的保存,希望藉由持續辦理客庄12大節慶活動,向民眾推廣詔安客家文化,當然也希望鼓勵詔安客族年輕子弟返鄉參與節慶活動,引發詔安客家族群自我重視。
文化處長林孟儀表示「詔安客庄-庄靚靚.來邇尞」於二崙鄉來惠舉辦,來惠是典型詔安客家社區,保有三百多年來的詔安客家建築風貌、詔安語言、客家傳統文化及風俗民情,今天活動特別安排趣味的【風鼓絞稻穀體驗、禾桿搨火把競技、總禾桿競技】傳統文化體驗,並透過客庄回頭屋互動闖關活動讓遊客體驗珍貴的詔安客家文化。除外,今年特別結合雲林故事人協會所培訓的多位小小導覽解說員帶領大家進行客庄古厝巡禮,由小朋友的角度來介紹來惠社區營造亮點,邀請大家一起感受最有內涵與文化氣息的詔安客家社區。
林處長指出,二崙深坑社區開發可溯自清朝康熙年間,大批祖先從大陸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二都官陂、秀篆地區來台開墾的詔安客家人移居至此。而深坑社區先民世代以農為業延續至今,居民賴以為生的田地,多數在新虎尾溪流域南岸,因此客庄村民每日至田裡工作時,都必須先涉水穿越新虎尾溪,日落後又從南岸涉溪回到庄內,社區先民本質純樸憨厚,秉著感天念地之恩惠,早期會烹煮豐盛菜飯以扁擔挑至溪畔祭祀溪王,至今演變於中秋時節及除夕日,仍有備供品至溪邊祈福祝禱的習俗,也是深坑「溪王祭」的由來。
林孟儀說,今天的活動一方面祈求與感謝溪王保佑村民平安渡河及溪水哺育土地物產之情,同時傳遞保護河川生態理念,尤其特別以詔安客語解說祭典的起源,更是達到文化傳承的意義,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客家開口獅陣、武術、鼓陣及社區才藝精彩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