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解決石榴地區淹水問題,雲林縣政府與嘉邑行善團合作興建仁榴一、二號橋,於今(19)日舉辦完工通車典禮,副縣長丁彥哲、嘉邑行善團理事長蔡萬華、縣議員周秀月、林聖爵、賴淑娞、在地里長鄉親共同參與,盼兩橋通車後提升當地發展。
丁副縣長及來賓們參與通車剪綵典禮
丁副縣長表示,今天通車啟用的斗六市仁榴一號橋、二號橋是由舊的榴南橋改建而成,由於去(106)年0602豪雨造成石榴地區嚴重淹水,李進勇縣長便即刻指示縣府與當地民意代表共商解決辦法,發現淹水原因來自於舊榴南橋樑底高程不足而影響水流順暢,因決議進行改建工程,但侑於地方財源有限及縮短改建期程,縣府特別委請社團法人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協助興建,總工程經費近1,400萬元,其中委託技術服務費用70萬元及各管線遷移費367萬元由縣庫負擔;盼望兩橋通車後帶給鄰近居民行的方便,更解決豪大雨容易造成的淹水問題。
嘉邑行善團理事長蔡萬華表示,該橋施工時牽涉到自來水管、電線杆遷移,以及橋樑高程需調整、AC鋪面廠商尋覓不易等問題,感謝大家的協助讓問題一一解決,終在今日通車啟用;施作時橋樑的面板是在鋼構場完工後直接由大型吊車運送到現場吊掛定位,對於行善團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創舉。
為解決斗六市雲55線牛埔溪榴南橋於106年6月2日豪雨牛埔溪溢堤造成石榴地區的嚴重淹水,該年6月7日由丁副縣長與在地代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進行現勘,除堤防由五河局加高改善,縣府則進行橋樑改建,改建後仁榴一號橋長13.2公尺、寬9.5公尺,仁榴二號橋長9.5公尺、寬4.6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