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一群透過文化處「雲林故事蒲公英」計畫培訓的說故事志工,12月16日在雲林布袋戲館廣場舉辦記者會,進行快閃表演,預告蒲公英故事志工將在縣內學校、樂齡長青活動中心、護理之家、醫院、長照中心等回饋5場次小丑說故事活動,除展現故事志工的活潑與熱情,也讓社會大眾知道透過說故事,「愛與關懷」能如蒲公英般傳遞散播。
文化處張力元科長表示,縣府今年11-12月辦理「107年雲林故事蒲公英—紅鼻子小丑培訓研習班」共計5場次,分別於文化處、北港、莿桐、麥寮及褒忠等圖書館辦理。「雲林故事蒲公英」是一個說故事推廣計畫,由本府文化處圖書館提供故事志工培訓增能課程,讓有心想要用說故事回饋社會的志工,能夠學習不同的說故事方法,透過自願性說故事的服務心,為大小朋友帶來歡樂與愛。「小丑醫生」的概念的建立,是由紐約的『大蘋果馬戲團』(Big Appie Circus)創辦人之一Michael Christensen首度提出,將專業小丑帶入兒童醫療體系,透過有趣的遊戲音樂及表演藝術,幫助醫院裡的孩子打造一個充滿笑聲的想像世界。
計畫結合小丑醫生的精神,希望運用紅鼻子小丑詼諧逗趣表演,帶給社區老人小孩快樂時光,以「散播歡樂傳遞愛」的信念培訓有心為老人小孩說故事之種子志工;以「在地服務在地」的理念,進行培養人才和關懐長輩的計畫。
透過這個計畫,我們吸引了全縣計123位志工參與說故事傳愛行列,其中女性112位、男性11位,以年齡層觀察,30歲及40歲參與人數較突出皆為33人,佔全部學員約半數,表示這種回饋社會的服務方式可以得到青壯世代的支持。
我們希望更多有熱忱、有心及有力的人士一同加入,期望微笑能帶來力量,一起用愛和歡笑服務需要被關懷的長輩,像蒲公英般把幸福種子散播到各老人小孩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