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雲林地區文旦及芒果已開花著果,隨著氣溫回暖,小黃薊馬密度有逐漸上升趨勢,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呼籲農友應加強防治,確保產量及果實品質。
防疫所表示,小黃薊馬於文旦及芒果栽培期整年發生,其刺吸式口器可危害新梢嫩葉,導致葉片凹陷皺縮,影響植株生育;花朵及幼果受害後,著果及產量皆受影響,且果實表皮粗糙,降低商品價值。
小黃薊馬體型細小又擅於躲藏,且易隨風遷移,當氣候適宜時會大量繁殖造成嚴重損害。可利用白色紙張拍打花序,觀察小黃薊馬族群數量變化,或由花朵、幼果的受害徵狀判斷此蟲在園區的危害情形。防治上,農友可懸掛黃色黏蟲紙在新梢、花朵與幼果附近枝條上,吸引小黃薊馬黏附在黃色黏紙上,降低此蟲的族群密度,或選擇藥劑防治。
據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當小黃薊馬族群密度高時每 7天施藥一次,藥劑防治注意要點有:(1)施藥操作時注意躲藏於葉背蟲體。(2)適量添加展著劑增加藥效。(3)枝條適當修剪維持通風,有利藥劑均勻分散於植株,同時減少小黃薊馬棲息環境。(4)小黃薊馬寄主範圍廣,清除果園中闊葉雜草等其他寄主,可以減少孳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