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6月雲林縣環保月,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推出一系列環保主題活動,(22)日在斗六市藝術水岸園區舉行「循環再生 環保上場」宣導活動,副縣長謝淑亞、環保局長張喬維以及縣議員賴淑娞來到現場一同向民眾推廣,謝副縣長更以「清淨在源頭、循環再利用」鼓勵大家從源頭做起,共同為環境盡一分心力。活動中包含二手跳蚤市集、玩具醫生、環保風箏及環保酵素實作,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讓民眾在玩樂中學習更多元有趣環保概念。
●社區發揮創意巧思,將回收資源變成吊飾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環保月活動主要是希望讓參與民眾能夠瞭解「愛物惜物、循環再生、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概念,透過活動宣傳、教育、觀念傳遞,讓全民落實環保生活,從惜物開始,走出乾淨新世代。
活動現場邀請友善農業講師,教導民眾在家自製環保酵素,可當清潔劑、天然除蟲、除草劑、有機肥料,也可淨化下水道,對環境保護的功用非常大。
副縣長說,珍惜資源,愛物、惜物,循環再利用,像是二手市集巧手一變,動動手、動動腦,垃圾問題沒煩惱
除此之外,當日玩具醫生攤位,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把家中壞掉寶貝玩具拿來修理,並且也學習簡單的玩具維修方式,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愛物、惜物」觀念;風箏協會老師指導參與的大小朋友利用舊報紙製作風箏,除了物盡其用外,也讓親子同樂共同完成自己的手做玩具;二手市集中還有許多全新的物品、也有很多二手玩具,現場就像在尋寶一樣,為活動增添許多樂趣。
謝淑亞說,垃圾減量是迫切需大家重視問題,珍惜資源、減少垃圾是垃圾減量首要工作,活動以「愛物、惜物、循環再利用」透過寓教於樂方式,讓民眾從玩樂中建立正確永續環境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