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上場淨灘行動張縣長外傘頂洲淨灘

  【本報訊】為充分展現本縣在海洋環境保護決心,縣府行動主管會報25日特地移師口湖鄉外傘頂洲召開,會後雲林縣長張麗善、副縣長謝淑亞率領縣府一級主管、參議、秘書及各相關局處同仁約計117人進行淨灘行動,期盼藉由此次活動突顯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進而傳達並響應海洋保護工作,為珍貴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海洋保護不缺席 雲林上場淨灘行動」張縣長25日親率縣府團隊外傘頂洲淨灘  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沙洲,目前面積約100餘公頃,行政區劃屬雲林縣口湖鄉,也是雲林縣最南端的土地,主要由濁水溪泥沙沖積而成,因形狀似傘得名,又稱外傘頂汕,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觀光景點之一。

  目前洲上已無常住人口,上面的塭港堆燈塔是唯一的建築,因所處海域沙洲甚多,船舶稍有不慎即易擱淺,故而設立。2001年,前縣長張榮味任內,曾指派副縣長高孟定率員至外傘頂洲釘上「雲林縣口湖鄉蚶寮126之201號」門牌宣示管轄權。目前仍存門牌登記5塊及3戶5人設籍,由北港戶政事務所口湖鄉辦公室管轄在案。

 「海洋保護不缺席 雲林上場淨灘行動」張縣長25日親率縣府團隊外傘頂洲淨灘

  隨著107年4月30日全國國土計畫公告實施,這塊長期被遺忘的國土已再度喚醒人民的記憶。依全國國土計畫之功能分區劃設原則,外傘頂洲除因海底電纜或保安林須依法予以保護而劃設為海洋資源地區1-1外,其餘沙洲為海洋資源地區第2、3類。為此,縣府將於縣國土計畫中規劃、利用其豐富的漁業資源發展輔導、增加漁民收入,進而帶動萡子寮水產加工產業外,並可藉由萡子寮漁港疏濬發展港埠航運、海洋觀光推動雲林縣藍帶休憩產業,帶動沿海鄉鎮發展。 「海洋保護不缺席 雲林上場淨灘行動」張縣長25日親率縣府團隊外傘頂洲淨灘。  然而隨著國土地的開發利用,無論是漁業資源的汲取或利用,或是觀光產業的推廣,伴隨而來的亦有生態保育及環境的破壞的隱憂,其中最為嚴重的是海洋垃圾污染的問題,近年來,海洋垃圾已經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根據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指出去年度臺灣平均每100公尺海岸就有13袋黑色大垃圾袋海廢垃圾,世界經濟論壇也指出每年約有800萬公噸垃圾流入海中。減少海洋垃圾的不當棄置,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之一。「海洋保護不缺席 雲林上場淨灘行動」張縣長25日親率縣府團隊外傘頂洲淨灘  縣府今日透過實際淨灘作為,讓淨灘活動的意義及理念植入每個人的心中,並呼籲大家正視海灘清潔維護及海洋保育之重要性,改變生活習慣與方式,包括減塑行動、資源回收再利用、勿任意丟棄並隨手撿拾垃圾等,為未來世代建構一個乾淨健康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