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再現北港百年藝鎮歷史記憶與風華,縣府規劃展開北、中、南三場次神工傳藝-北港百年藝鎮巡迴特展,透過靜態展覽,展現雲林獨特宗教文化。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農曆3月19日-3月20日是國定民俗「北港朝天宮迎媽祖」繞境的熱鬧日子,有「北港小過年」之稱,今年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緩,但縣府透過策展及藝閣展示等方式,並搭配防疫措施,望持續保存推廣北港百年藝鎮文化。 張縣長指出,為保存及推廣北港百年藝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發揚北港無形文化資產的魅力與價值,縣府向爭取文化部「雲林縣北港百年藝鎮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以北港百年藝鎮與媽祖文化為核心,透過有形文化資產及無形文化資產之整合、串聯,展開38項工藝活動,包含研究、設計、影音紀錄、創新技藝等,期望完整再現北港百年藝鎮之歷史記憶與風華,第一波成果正是北中南三場次陸續巡迴特展,用靜態展覽,展現雲林獨特宗教文化。此次更特別邀請到蕭青陽老師擔任主要策展人,希望透過國際策展人蕭青陽老師對美學獨特感受連結傳統工藝產生不同的對話,多變的設計鬼才蕭青陽從主視覺開始就帶給民眾不同的感受,展區的創意盡在每個細節中。
神工傳藝-北港百年藝鎮巡迴特展共規劃了三大主題之美,分別為現代藝術與傳統工藝的對話「交融之美」、北港百年藝鎮的記憶「歷史之美」、訴說著廟藝文化的「工藝之美」,重新再造北港百年的歷史現場,除了介紹與回顧百年前的北港,也設計了工藝師創作專區。三個場次中陸續展現工藝師及技術保存著的作品,包含廟宇裝飾、祭祀器物、神像雕刻、廟會慶典與生活工藝等五大面向,透過展覽呈現,讓民眾親身感受與體驗北港工藝之精采,也期望透過策展將北港百年藝鎮文化推展至縣外甚至國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提到,北港鎮蘊含豐富歷史文化,以媽祖信仰而衍生出的傳統工藝更是獨具文化意涵,為了能讓逐漸失傳的工藝能繼續紮根,本次特別透過策展方式,運用不同視野詮釋北港百年藝鎮,希望能讓北港工藝文化能被更多人看見與被珍愛,讓工藝更貼近生活,保留雲林豐沛文化資產,更落實「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核心理念。這次邀請到蕭青陽老師擔任策展人,並展出在地藝師們的工藝作品,希望透過蕭老師的創意結合北港傳統之美,以時尚的角度看工匠技藝,活化工藝文化,從平面到立體的呈現,不是信仰的傳遞,是工匠藝術的發揮與感動,讓觀賞中閱讀到每個作品的精彩時光,了解北港是個宗教及工藝創作的瑰寶,展期從4月11日至4月29日在北港文化中心揭開序幕,之後將巡迴至台中及台北,邀約大家一起看見北港工藝之美,了解雲林宗教工藝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