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眷村.劇場式導覽~令人耳目一新

  【本報訊】雲林縣為響應2020全國古蹟日,今(13)日於虎尾建國一村安排「回到1989—劇場式導覽解說」、「時光膠囊—藍眼淚樂團 Blue Tears Band 音樂展演」、「胡娜料理教室–眷菜DIY」、「免廢市集」等一系列的活動,讓民眾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五官,親自感受虎尾建國眷村聚落建築群新舊交融的文化魅力。

IMG_8402

  活動由藍眼淚樂團以古箏、鋼琴、合成器、電吉他,中、西、流行音樂結合的精采演出掀開序幕,雲林縣長張麗善、虎尾鎮長丁學忠、雲林縣議員廖郁賢、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新聞處長廖淑玲等人也到場,和遊客一起參與劇場式導覽解說活動,由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生透過劇場的情境氛圍,帶領大家回到眷村的生活,從不同視角認識眷村文化。

  縣長張麗善指出,「全國古蹟日」的概念起源於1984年法國舉辦的「古蹟開放日」,開放境內的古蹟景點供民眾免費參觀,活動在每年的9月舉行,強調開放平常較不易參觀的文化遺產場域,提升民眾對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認識,激發其對文化資產的興趣,並鼓勵文化包容,迄今已串連世界50多國共襄盛舉,成為全球最重大的歷史文化活動,台灣也響應這項活動,將2020年全國古蹟日主題為「遺產教育行動‧翻轉與創新」,推廣闡揚地方文化特色與活力。

今日活動由藍眼淚樂團以古箏、鋼琴、合成器、電吉他,中、西、流行音樂結合的精采演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府在9月份配合中央舉辦一系列古蹟日活動,透過不同文化場域的特色,展現出非常多元而豐富的內容,希望鄉親能藉由各種不同的方式,參與古蹟歷史建築的活化與再利用,讓古蹟能真正進入我們的生活,在虎尾建國眷村舉辦的活動,用行動劇的方式介紹、導覽,讓與會民眾更認識建國眷村的歷史背景,非常特別有趣。

  張麗善還說,古蹟及歷史建築截至109年09月止共計登錄114處,種類豐富多元,完成修復後開放營運的場域,除了虎尾建國眷村外,還有海口故事屋、圖南咖啡故事館、、雲林記憶Cool、雲林故事館、北港水道頭文化園區、大復戲院等16處,希望透過全國古蹟日系列活動,號召更多鄉親攜家帶眷到歷史建築走走看看,把歷史故事傳承給下一代,用感恩的心情回顧曾為台灣貢獻者留下的歷史足跡。

IMG_8595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今年雲林古蹟日以「古蹟時髦(Old is new)」為主題,希望用新的方式讓大家感受到古蹟也可以很時尚、時髦,整個九月串連北港的3間街角藝事館、大復戲院、水道頭文化園區,虎尾的雲林記憶Cool、雲林故事館、建國眷村,二崙故事屋,台西海口故事屋,斗南舊分局,斗六的圖南咖啡故事館等,希望透過全國古蹟日活動的舉辦,推廣闡揚地方文化特色與活力,為老建築也有春天做了最佳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