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防堵非洲豬瘟,雲林縣張麗善縣長107年12月25日上任即率先宣布禁止廚餘養豬,積極推動廚餘回收,並向環保署申請補助設置廚餘脫水設備,讓廚餘經過破碎及脫水之中間處理後,最終送至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堆肥場製成有機質材料。目前每日生、熟廚餘處理量最高可達60噸,因此此次在因應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宣布自9月1日至30日禁止用廚餘養豬的政策上,雲林縣廚餘去化無虞。
縣長張麗善表示,廚餘經過堆肥製成雲林縣有機質材料,讓資源能回歸大地,資源能夠循環再利用,也能降低垃圾處理負擔,到110年8月底雲林縣累計產製3,526.6公噸,免費提供在地社區、機關、學校申請取用,一般民眾可向所在地公所或農會申請,有機質材料受到農民喜歡,其他縣市也可以參考雲林縣的經驗,推動廚餘資源化。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請民眾務必持續落實回收工作,同時也響應「惜食」觀念,外出用餐、烹煮三餐都要適量,若有廚餘產生,請瀝乾後再排出,源頭減量並減輕後端處理負擔,請大家一起為防堵非洲豬瘟、為守護食的健康而努力,民眾勿將來源不明的肉品、生豬肉,丟到廚餘桶,如有發現路邊廚餘桶、養豬場疑似違法使用廚餘,請通報環保局(0800-066666)。廚餘清運業者(含合法廚餘養豬場)亦可維持原辦理的方式,將收受的廚餘送到雲林縣環保局指定地點,如有相關問題,可洽詢環保局(0800-55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