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澎湖灣

  人的情感說有多奇妙就有多奇妙,有時會因為一首歌而對某個地方魂牽夢繞,有時會因為某個地方而對一些人牽腸掛肚。十多年前的八十年代,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台灣校園歌曲也開始傳入大陸,校園裡飄蕩著優美動聽的旋律。其中有一首潘安邦演唱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曲調悠揚動聽,歌詞優美動人,傳唱至今,歷久不衰;也因為這首歌,讓人們知道了台灣海峽中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叫澎湖,那裡有一個迷人的地方叫澎湖灣,有一位善良、慈祥、充滿愛心的外婆。可當時海峽兩岸還沒有通航,只能對著海峽望洋興嘆,寄託相思。如今,兩岸已經開始“小三通”,逐步開放個人自由行,我乘著這股秋風,到澎湖自由的行了一趟。不只是因為“外婆的澎湖灣”讓我魂牽夢繞,更是因為那裡有我的族人,有三百多年前漂泊到那裡的族親在那裡繁衍生息,這就不得不讓我心有所繫,情有所鍾。無論如何,也應該去走一趟。

  從泉金航線的石井客運碼頭坐船到金門,航程不到一個小時,然後在金門坐復興航空公司的飛機去澎湖。飛機一沖上金門的藍天,就一直飛在台灣海峽的上空,直到降落在澎湖的馬公機場,整個行程除了穿在雲層間,往下看便是蔚藍色的海面時不時地泛起一些白色的浪花,就像微風吹過散落在草叢間的小花一樣,偶爾還會看到一艘兩艘的船,在藍色的海面上拖著白色的尾巴。將到澎湖時,飛機開始下降,海中澎湖列島的大大小小的島嶼,就像撒在台灣海峽的一串珍珠,美麗極了,令人驚嘆大自然的偉大傑作。從高空鳥瞰,有的島礁像一塊小石頭,有的像一個大巴掌,這些島礁是那麼的小,孤懸海中,讓人擔心它怎麼能夠頂得住風浪,不會被海浪吞噬?有的島還帶著一個長長的白色尾巴,後來才知道那是吉貝嶼的天然沙灘,長度近千公尺。澎湖本島是由四個比較大的島組成,大大小小近百個島礁組成了澎湖列島。正當我在為這些島嶼讚歎不已的時候,飛機從高空俯衝下來,轉了個彎,漸漸的向地面靠近,帶著呼嘯,然後震動了一下,開始與地面摩擦,擦出刺耳的聲音。啊!澎湖,我來了!鴻勳兄早已在機場等著我們。

  一踏上澎湖的土地,第一印象就是乾淨。不管是大街,還是小巷,不管是私人住處,還是公共場所,到處都很乾淨,鞋底難得沾到泥土,也看不見垃圾,幾乎見不到蚊子和蒼蠅。第二是澎湖人很守秩序,一路上見不到交通警察,開車或騎摩托車、自行車的人,遇到紅燈,都自覺的停下來等綠燈後才通行,即使路口只有他一個人,也照樣遵守交通規則;聽說警察也很清閒,一年遇不上一件案件。還有就是熱情好客,有一天早上我去買早餐的時候,不知道該怎樣走,就去問一位年輕人,他面帶微笑的告訴我要怎樣走才可以買到早餐。如果路上與你照面的人,雖然不相識,大多用微笑與你點點頭,給人有一種親切感。鴻勳兄首先帶我們到澎湖五德的歐陽宗祠,祭拜了五德的先輩,又帶我們去見族親,雖然未曾謀面,卻一見如故,把沉澱在心底的情感都傾瀉出來,因為我們的血管裡流著同樣的血,所到之處,都受到熱情接待。五德的開基祖“歐陽三”公,明末來到澎湖,繁衍至今也有十幾代人了,子子孫孫有五千多人,現在大部分住在台灣高雄。

  拜訪了五德的族親,又去沙港土地宮前拜訪宗親,同樣受到熱情的接待。交談中,他們為找不到祖源地而耿耿於懷。澎湖歐陽氏有八大支,有從我們這邊過去的歐陽三公支系,有從石獅蚶江到金門然後再到澎湖的。有幾支到現在還找不到祖源地。

  我們這次到澎湖的主要目的是拜訪澎湖的族親、宗親,然後再去旅遊。鴻勳兄一直陪伴著我們,讓我們的旅途充滿了無限的情趣。

  到了澎湖,如果不去外婆的澎湖灣走一走,可以說也白來了一趟。因為《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傳唱了這麼多年,已經成為澎湖的一種象徵,一種童年快樂生活的記憶。陽光、海浪、沙灘,落日餘暉照在金黃的沙灘上,還有“我”和外婆在沙灘上留下的腳印,這麼富有詩情畫意的地方,這麼溫馨的畫面,怎能不讓人遐想?怎能不引起人們的嚮往?

  澎湖是美麗的,澎湖灣更是迷人。可有個地方其實並不美麗,我們去拜訪台灣著名歌手潘安邦和張雨生的故居時,來到一個村口,看到一塊石頭上赫然寫著“勿忘在莒”四個大字,這裡是一個廢棄的“眷村”,當年國民黨軍隊從大陸撤到澎湖,那些退伍老兵和眷屬,就住在眷村里。這裡的房子很低矮,很擁擠,房間都很小。聽說當年到這裡的士兵,有很多娶不上老婆的,有的到了六、七十歲才娶了個越南婦,或者到大陸找一個。我在澎湖就遇到這樣的一位婦女,今年五十多歲,在酒店裡打工。十幾年前,她現在的丈夫到大陸探親,兩個人一見鍾情,就嫁到這裡來了。當時他已六十多,她四十剛出頭,已離異,有兩個女兒,倆人相差二十幾歲,女方娘家就在金門的對面東石鎮。也有的在這裡孤獨的過完了一生,就像流星一樣,沒有留下什麼。想想那個年代,是多麼的悲哀啊!在這低矮的房屋中,也造就了兩位台灣著名的歌星張雨生和潘安邦,那裡有著他們童年美好的記憶。眷村的前面,也有一個澎湖灣,聽說那裡是軍事禁地,不可越雷池半步,我就只好在門前的矮牆邊與外婆和少年的銅像合影留念。

  在澎湖,可去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坐船到離島去遊一遊,穿著救生衣到海裡去沖浪,坐遊船去夜釣小管(小魷魚),參觀二坎古村落等等。但讓我最想的還是這裡的人,他們大部分是從大陸過來人的後代,有的先祖明末逃避戰亂時就到這裡來了,有的先祖是跟隨鄭成功來的,有的是隨國民黨軍隊到這裡的,像我澎湖族親的先祖,是明末到這裡的,他的墓朝向大陸的家鄉方向,墓碑上刻著家鄉的名字。。。。。。

  雖然遠離家鄉,遠離大陸,承受過多少苦難,多少相思,但不管怎樣,能在這裡繁衍生息,代代相傳,也是老天的一種安排。何況這裡的環境這麼優美,海洋資源這麼富饒,我想,要是能在這保持著淳樸之風,遠離城市喧囂的恬靜的地方居住,然後在澎湖灣里漁耕,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我愛你,美麗的澎湖灣!

編者按/作者:歐陽溪/福建省南安市水頭中學

本文/歐陽建強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