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大師-莫言的人生哲理

  有時候,心裡有事,很想找個人傾訴,於是打電話,"没人接啊",睡覺吧。第二天,電話撥回來了,可是你已經沒了想說的情緒。

  有時候,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歡,沒適合size,過幾天有了,你却已經失去了擁有的慾望。

  曾經你喜歡上一個人,喜歡的得死去活來難以救藥,喜歡到你以為再也不會這樣喜歡一個人。

  幾年後,却模糊的想不起來了。原來,所有那些激情、衝動、放不開、捨不得的當下,都會隨著時間,在歲月裡悄悄流逝,慢慢消散。所以,何必念念不忘,何必苦苦執著。你是你自己的作者,又何必寫那麼難演的劇本。

  後來的後來,你會知道。那些所有你以為過不去的過去,都會過去。

  有時候,是我們自己想太多,才讓自己如此難受。我的脾氣趕走了很多人,但留下了最真的人。

  生命中總有那麼一段時光,充滿不安,可是除了勇敢面對,我們別無選擇。

  一個懂你淚水的朋友,勝過一群只懂你笑容的朋友。

  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是因為懂得你的好。

  幸福……從來都没有捷徑,也没有完美無瑕。只有經營,只靠真心。

  莫言--原名:(管謨業),中國,山東人。山東師大文藝系畢業。現年60歲。

  201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中國人首開記錄第一個人。

  他曾經解釋過:關於「我」這個字 。

  有一天【我】字丟了一撇,成了【找】字,為找回那一撇,【我】問了很多人,那一撇代表什麼?

  商人說是金錢,政客說是權力,明星說是名氣,軍人說是榮譽,學生說是分數…最後:《生活》告訴《我》那一撇是:【健康和快樂】沒有它們,什麼都是浮雲!

  莫言自嘲說:他年輕時怕多言,易於開罪別人,所以筆名《莫言》結果是他言(寫)了許多的話,一直言到拿諾貝爾文學獎。下面是他的話,是他的人生哲理:

  1)我敬佩兩種人:年輕時,陪男人過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時,陪女人過好日子的男人。

  2)我遠離兩種人:遇到好事就伸手的人;碰到難處就躲閃的人。

  3)我掛念兩種人:相濡以沫的愛人;肝膽相照的朋友。

  4)我謝絕兩種人:做事不道義的人;處事無誠意的人。

  5)我負責兩種人:生我的人;我生的人。

  6)我珍惜兩種人:肯開口規勸我的人;會真心牽掛我的人!

  莫言講這樣簡約的話,講到人心坎裡頭去。真不愧為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