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清明節是台灣重要節慶之一,今(2019)年適逢連假,成為民眾出遊的好時機,因此提前掃墓也將是民眾的行程。清明焚燒紙錢是傳統習俗,但短時間大量焚燒祭祀物品所產生的空氣污染排放,除直接影響附近民眾生活品質及公共安全之外,亦是危害自身與周遭民眾健康。
3月31日至4月1日期間配合108年度基隆市立殯葬管理所春祭大典暨清明掃墓法會,基隆市環境保護局與民政處宗教禮儀科、基隆市立殯葬管理所及社團法人基隆盲人福利協進會等合作辦理,於南榮公墓、基隆金寶塔及台北聖城,推廣「以善代金無污染 祭祀減量愛地球」活動,鼓勵民眾以捐款做公德代替焚燒紙錢行為,或集中紙錢並聯繫環保局清運,利用設備完善之焚化爐進行「集中焚燒」,以利減少空氣污染排放量。藉此增加民眾瞭解「以善代金」之觀念,並做為緊接而來的「基隆中元祭」相關紙錢減量活動之前期宣導,進而提高往後與民眾宣導紙錢減量觀念之配合度,降低因燃燒紙錢所造成之空氣污染,以提升本市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