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門植物園今年度推出全新生態宣傳活動《金門寶可夢大師班》,4月共計3場次,分別是4月19日晚間「火焰蟲大師班」;以及4月26日上、下午「閃閃龜與大梅魚大師班」,將分別邀請講師帶領學員戶外走讀和觀察螢火蟲、金門原生物種金龜、大鱗梅氏鯿、攀鱸等。
活動每場各限額20名,自4月9日上午9時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報名聯結和詳情可掃描QR Code(如圖)。
《金門寶可夢大師班》將透過專題講座、戶外走讀與實物觀察等方式,邀請專業講師帶領與會學員,親近金門特色物種與認識這些物種的生態意義,進而思考環境棲地與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讓民眾能友善環境及生物。4月共計有2項主題3場次,規劃如后:
4月19日(星期六)晚間06:00至08:00「火焰蟲大師班」,講師為山河海有限公司負責人謝伯娟——分享金門原生的大陸窗螢與條背螢的保育經驗,帶民眾金龜山風景區(金龜山史前文化遺址步道)夜觀螢火蟲,藉以認識螢火蟲生態、特徵及棲息環境。活動遇雨照常舉行,地點改至金門植物園生態教室。
4月26(星期六)上午09:00至11:00及下午02:00至04:00辦理兩場次「閃閃龜與大梅魚大師班」——邀請學員跟隨再生魚坊負責人陳光耀老師一同認識金門的原生物種「金龜」、「大鱗梅氏鯿」及「攀鱸」。陳光耀也將於活動中分享金門常見的外來魚種、外來物種進駐金門的可能途徑,並帶領學員戶外踏查因工程而消失的生物棲地,反思棲地保護與生物保育的重要性。(兩場次課程內容相同,擇一參加即可。)
金門植物園指出,本課程對應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4項「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第15項「陸域生態」,保護、維護及促進領地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火焰蟲大師班」將於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及金龜山風景區(金龜山史前文化遺址步道)辦理,免費報名,每場次開放20位名額。而「閃閃龜與大梅魚大師班」將於再生魚坊辦理,免費報名,每場次開放20位名額。歡迎對認識金門特色物種與實地踏查有興趣的民眾、孩童或親子報名參加。
若有相關疑問可透過電子郵件或上班時間(周二-周日,09:00-12:00、14:00-17:00)電話洽詢,電子郵件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洽詢電話082-33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