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釣魚島主權~蔡英文為何裝聾作啞?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6月22日通過議案,把釣魚島的所謂“行政區劃”更名。眾所周知,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領土。此次日本挑起的改名事件,是對我們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對此行徑海峽兩岸中國人都同聲譴責。台灣民眾要求「顧主權」的民進黨政府對日本“硬起來”,但蔡英文日前卻在前呼後擁下拜廟、“掃貨”,聲稱“不談政治”。

  所謂“不談政治”,大抵是自欺欺人而已。一張伶俐嘴、兩滴鱷魚淚、三寸不爛舌、四顧唾沫飛,這是不少島內綠營政客的看家本領。

  君不見,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中,蔡英文當局打了雞血一般,嗆聲分貝高得很,一副“我們跟香港人民站在一起”的義正辭嚴貌。島內所謂“罷韓案”通過後,她急不可耐跳出來表態,“痛打落水狗”後的意色揚揚早已刻在臉上。說到美日,她多次就某些議題用日語和英語發推,媚態可人,透著“地無分天南地北,人無分男女老幼”,一副大愛無疆的卡哇伊樣態。

  只要聽聲辨音,不難發現,綠營維持的“執政水準”,倒有一多半是靠口水來幫襯成的。怎麼一談到釣魚島,就立馬成了縮頭烏龜?

  因為民進黨當局有不能明說的顧慮。“台日友好”是蔡英文當局堅定不移的“外交方針”,在民進黨鬧得兩岸關係嚴峻複雜之際,更需要強化所謂台日聯結。選舉時整天高喊“顧主權”,為的都是跟大陸對抗藉以騙騙選票。一旦為了釣魚島與日本翻臉,政治算盤打不響,綠營的政治利益也無法保證。

  這一點臺灣民眾看得非常清楚。根據6月22日發布的一份島內民調顯示,有七成的民眾認為台當局應以強硬的態度應對日本的做法,同時有近五成的民眾進一步認為,從民進黨當局對釣魚島輕忽、草率的態度可知,蔡英文說要維護台灣“主權”,其實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根本不會有具體的行動。

  蔡政府對內的野蠻無能與對外的軟弱畏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友邦”,“主權”、漁權都可以放在一邊。照此推論下去,太平島變成了“礁”,沖之鳥礁變成了“島”,都是同樣的道理。

  宜蘭縣議會此前通過臨時動議案,建議縣政府將釣魚島更名為“頭城釣魚台”。島內政黨和民眾也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和建議,包括請蔡英文與宜蘭漁民出海登島宣示“主權”,並立刻召見日本“駐台代表”等,台灣民間也將串聯漁會及各團體發動新一波保釣。 

  即使這樣,民進黨政府卻像是跳向另一個平行時空,不僅不主動捍衛“主權”,也不願藉由民氣向日方宣示立場,看似丟盔棄甲到令人匪夷所思,其實私心太重其來有自。民意洶洶,一下子便映照出綠袍迷罩下的那個“偽”字來;口中說“愛台”的民進黨和“空心菜”,實際正在幹的都是「賣台」齷齪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