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童話故事中孕育長大的中國

  謝啟大/這十幾年,我一直在中國大陸推薦漢聲中國童話。我一再強調:[中國的下一代,必須在中國自己的童話故事中孕育長大!]我一再強調:日本童話故事中有桃太郎的故事:[桃太郎非常的小,但是他打死了鄰島的"大惡魔",奪取了"大惡魔"的財寶,他就長大了!]。日本人從小在這種童話中培養出:只有侵略鄰國的土地,奪取鄰國的財寶,才能讓日本壯大的觀念。

  而在我中國童話中,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教育!而在我中國童話中,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教育!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中國的下一代如何能與在侵略思想中培養長大的國家,相抗衡呢?現在我知道了:中國童話故事中還有這麼一種深刻的意涵。這也是我中國雖然在各方面曾經落後日本100年,但是在抗日戰爭中,最終中國仍能屹立不倒的打敗日本的真正原因!

  大衛查普曼/[華人自己都不知道的一個民族特徵,却讓他們屹立至今!]
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教授大衛查普曼,在一場講座中,向台下近千名學生分享、解讀中國神話故事,並不下十次用激情的語調,總結中國神話故事的核心:中華民族的特徵!他說:
“在我們的神話裡,火是上帝賜與的";"在希臘神話裡,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
而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他們鑽木取火堅韌不拔摩擦出來的!
這就是區别!中國人用這樣的故事告誡後代:"要與自然作鬥爭!”(鑽木取火)
 
面對末日洪水--
"我們在諾亞方舟裡躲避",
但是在中國人的神話裡:他們的祖先戰勝了洪水!
"看吧!仍然是鬥爭,與災難作鬥爭!”(大禹治水)
 
“如果你們去讀一下中國的神話故事,你會覺得他們的故事很不可思議!抛開故事情節,找到神話裡表現的文化核心,你就會發現,只有兩個字~抗爭!
假如有一座山擋在你的家門前,你是選擇搬家?還是挖隧道?
顯而易見,搬家,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在中國的故事裡,他們却把山搬開了(愚公移山)!
可惜,這樣的精神内含,在我們的神話裡却不存在;
我們的神話是聽從神的安排!
 
“每個國家都有太陽神的傳說":
在部落時代,太陽神有着絕對的權威,縱覽所有太陽神的神話,你會發現:只有中國人的神話裡,有敢于挑戰太陽神的故事:有一個人因為太陽太熱,就去追趕太陽,想要把太陽摘下來(夸父追日)。
當然,最後他累死了——
我聽到很多人在笑,這太遺憾了,因為你們笑這個人不自量力,正是證明了你們没有挑戰困難的意識。
但是,在中國的神話裡,人們把他當作英雄來傳頌。因為他敢於向看起來難以戰勝的力量作鬥爭。
 
在另一個故事裡,他們終於把太陽射下來了!(后羿射日)
中國人的祖先用這樣的故事告訴後代:可以輸,但不能屈服!
中國人聽着這樣的神話故事長大,勇於抗爭的精神已經成為遺傳基因,他們自己意識不到,但是會像祖先一樣的堅强。
因此你們現在再想到中國人倔强不服輸的精神,就容易理解多了,這是他們屹立至今的原因!” 
 
  葉俊斌/“一個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鳥復活,想要把海填平——這就是抗爭的精神!”(精衛填海) 
“一個人因為挑戰天帝的神威,被砍下了頭,可是他没死,而是揮舞着斧子繼續鬥爭!”(刑天) 
不得不說,這位大衛查普曼教授解讀中國神話的角度非常新穎,也十分到位。
  我們經常說: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是靠着不斷與自然、災難、環境作鬥爭才能延續到現在。
但有幾個人想到過,中國人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鬥爭精神是如何保持下來的? 
每個民族的神話故事都有自己的烙印,但是你見過哪個民族的神話裡有我們這麼多戰天鬥地的抗爭故事? 
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說的就是要生存就得靠自己,不能靠蒼天。
這比“神愛世人!”,聽起來殘酷,但是非常的現實。 
  我們從小聽到大,並口耳相傳給下一代的這些神話故事,體現的絕不僅僅是故事那麼簡單。
每個文明在初期都是有神論,但是,惟獨中國的文明不畏懼神!也許正因為中國人深刻理解老子的那句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所以,中國人的祖先從來不把生存的希望,寄託於神的眷顧。也因此,很多人說中國人没有信仰。
  但是,没信仰的民族能存續5000年嗎? 
就是因為中國人敬畏祖上,追隨祖先,敢於面對,善于抗爭,不怕輸,也不服輸——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是全球華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