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郭台銘迎接2022,以「戒慎思危、穩健前行」,與大家共勉,有其特殊的意義:「戒慎恐懼」本是〔中庸〕之語:「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戒慎思危」是慎獨的工夫,是修道的極致表現,就是時時刻刻小心謹慎,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居安思危,防止自己離開了「道」。
歷代喜歡談用兵之道的是道家人士,所以軍事哲學思想,謀畧學,都出於道家,尤其,來自隱士的献策献替,更是扭轉乾坤的重要関鍵;因此,中華歷史文化有一個至理名言:「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這是中華文化天經地義的大事;用徒弟的下場不好,這是所谓唱京戲「末將聽令」一類的臣下,大家都是唯命是從;劉邦用了張良、韓信、蕭何等亦師亦友,可以稱霸當朝,惟劉邦道德根基不深,後來趕盡殺絕,徒留遺憾。
用師者王的例子甚多,譬如湯用伊尹;周文王、周武王用姜太公,以道德感召而王天下,這都是用「師」之顯例。韓愈談師道:「傳道、授業、解惑」,正是「用師者王」的最佳佐証,令人回味無窮。
莊子曾暢談真人的本質,他說: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驀士;真人乃得道的人。一切不貪求,這是「不逆寡」。不把自己比成英雄,自已不会覺得自己了不起,這是「不雄成」。不打主意,不去營求,這是「不驀士」。
1、為錢做事,容易累;不逆寡之谓也。
2、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不雄成之谓也。
3、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這是不驀士之謂也。
莊子又說,故聖人之用兵也,亡國而不失人心;「利澤施乎萬世,不為愛人」。
莊子所講的,亡人家的國家,而不失人心,因為他的利澤施乎萬世,是千秋萬世所景仰的。
去年(2021)當人民的呼聲「要疫苗、要健康」,疫苗確実嚴重不足、缺乏;「時窮節乃見」,我們看到郭台銘的節操、義氣,「勁節在千秋」,郭台銘跳出來為了人民的健康,出手幾十億價購 BNT疫苗,利澤萬世,人民感念,民間聲量,如日中天,一一垂丹青。
際此元旦佳節,以此感念郭董事長的大器大用,器識恢宏,乃可悠哉優哉遊於藝,藝者志業也;孔子曰:君子「志於道、据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正是郭董事長所懷抱之境界,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