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探索~台灣與上海疫情大對比

  台灣與上海人口差不多、老齡化程度差不多、疫苗接種率差不多,還有哪些差很多?每天都在關注台灣新聞,可以當作放開的一個可能的平行宇宙。這波疫情到今天(5月23日),台灣新冠累計死亡人數達到583人,上海累計死亡人數585人,但台灣放開僅30天,死亡人數已經後來居上。發現上海和台灣還有很多可以比較的地方。

一、基本條件

  人口:台灣2337萬人,上海2489萬人

  面積:台灣3.6萬平方公裏,上海0.6萬平方公裏

  60歲以上人口數:台灣521萬,上海518萬

  60歲以上人口兩針接種率:台灣50-60%,上海62%。

  上述情況看起來,兩地的總人口數、老齡化程度、老齡人口疫苗接種率比較類似。而台灣面積是上海的6倍,人口密度更低,如果放開,上海傳播速度會更快。

二、疫情情況

  疫情爆發開始時間:台灣4月中旬,上海3月上旬(華庭)

  爆發距今(5.23)天數:台灣30天,上海70天

  感染人數:台灣129萬(有黑數,快篩陽=確診後,單日預估15萬),上海62.5萬

  目前死亡人數:台灣30天583人,上海70天585人

  確診到死亡進程:台灣按死亡距確診天數,人數占比:確診當天18%,隔天13%,5天內55%,上海無具體數據,但根據4月中旬開始逐天披露的重症危重症及死亡人數,絕對與台灣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爲何台灣病死進展如此之快?

未提供相片說明。

  一方面是防疫體系的問題,檢測量能不足,醫院PCR確診時可能已經染病有些時間。另外一方面是醫療體系問題,可關注簽署DNR情況(如圖):台灣目前死亡個案中簽署DNR約40%,DNR(DO NOT RESUSCITATE)是什麽?即安樂死,不搶救,不做心肺復蘇。這樣大大降低了醫療負擔,三成以上的死亡案例,只要2天就從入院到死亡,周轉速度超快。也真實讓人知道,什麽叫人命如草芥。

三、醫療情況:

  抗原:台灣叫快篩,實名制排隊自費購買,1支100-180台幣(人民幣20-40元),難搶常斷貨,有些寺廟派發免費的,數量有限,從清晨開始排隊;上海:免費,每天發很多支,被各路媒體自媒體市民嫌棄到不行。

  核酸:台灣叫PCR,私立4000台幣一次(人民幣900元),公立應該免費,但只有快篩陽性才能做,每天檢測量能8萬到12萬,掛號很難,排不到就無法算到確診人數無法入院;上海,免費,頻次看區和小區安排,差不多1-3天每個人做一輪,檢測量從3月的100萬已經提升到每天可做800萬,被各路媒體自媒體市民嫌棄到不行。

  藥物:台灣:清冠一號,藥房買不到,黑市價5000台幣(人民幣1127元),很難搶;上海:蓮花清瘟,免費,發了好多盒,被各路媒體自媒體市民嫌棄到不行。

  入院占比:台灣3%(70歲以上、36周以上孕婦、需要用氧、慢性病患者、洗腎等),上海近100%(醫院確診,方艙無症狀),兄弟省份援助醫護:台灣0,上海3.5萬人(20個省份+解放軍5000人,是醫護不是負責核酸)

四、保險公司情況

  防疫保單詳情:保費500台幣,隔離賠付5萬台幣,確診賠付5萬台幣。確診必隔離,所以一旦確診賠付10萬台幣(人民幣22520元)。賣了1600萬張,目前有效的還有600萬張保單。保費收了約80億台幣。台灣本輪疫情保單賠付預計400-600億台幣。

  政府放開太快,保險公司保單賣太多,現在停售也來不及了。承保風險急劇升高。台灣的金控集團有政治人物站台,疫情一開始爆發就有立委呼籲關注保險行業,後面金管會、保險公司各路神仙登場喊話,一會說快篩陽不賠付,壹會說重複投保不賠付,壹會又說要有醫療行爲才賠付,一會說住院才能理賠。不得不說,這次防疫保單也促成了病毒傳播和防疫亂象,因爲民衆擔心晚了無法拿到賠款(10萬塊誰不想拿?),都去擠PCR檢測和醫院挂號拿處方藥,造成醫療擠兌。中午12點東森新聞中,關于防疫保單的口播新聞至少出來2-3條、底部滾動條更是幾分鐘就一個。

  也查了下台灣産險業概況:2021年全台灣産險業保費規模1833億台幣(不含交強險)。台灣産險業賠付率約50%,保險合約取得成本13%(據台産年報),稅後淨利12%-14%。疫情防控政策突變,本來是大概率的盈利險種,現在一把子把全行業2-3年的利潤全賠掉了。

  我提供另外一個數字;若大陸用台灣抗疫政策,全中國僅1天就將死亡7560人!2022年5月27日,台灣地區當天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126人,這是什麽概念?這一天是新冠疫情以來台灣地區單日死亡人口最多的一天。同時我們根據一些數字計算一下,這意味著什麽?從背後能看到什麽?

  根據2020年11月1日,全國第7次人口普查數據,大陸地區人口14.12億,台灣地區人口2356萬人,恰好約60倍。同樣截止2022年5月27號,大陸地區(不含港澳台),自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一共因疫情總死亡數5226人。

  假如大陸地區沒有執行現在的動態清零政策,而是采用台灣地區,除了少量控制措施外,基本實行讓全部人員都徹底感染一遍的“群體免疫政策”,按人口比例60倍計算,則僅僅5月27號這一天,大陸將因新冠死亡每天7560人(是台灣地區死亡126人的60倍),而事實上執行清零的大陸截止到這一天,目前大陸地區疫情以來兩年多,總共實際死亡人數爲5226人,相當于實行與病毒共存一天死亡數,這是多麽令人震驚的數字!

  同樣看一看感染人數,台灣地區,5月27日這一天感染人數94808人,假設大陸地區疫情和台灣地區一樣,按人口也乘以60倍,則僅此一天,大陸地區就將感染569萬人!

全球疫情防控存在兩條路線的鬥爭

  其中一條是以中國爲代表:人民至上,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另一條是以美國爲代表:資本至上,實行霸權主義。

  對生命的態度,對人民的態度,是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標尺。美國是資産階級專政的資本主義國家,無論哪個黨執政都代表壟斷資本財團的少數人利益。美國是當今世界綜合實力最強、經濟科技最發達、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最高的國家,但美國政府對疫情治理失效。至今美國感染超8000萬人,死亡破百萬例,居全球之首。

  2020年1月22日,世衛組織網站警告新冠肺炎病毒可能存在人傳人風險。1月23日,中國武漢“封城”,向世界發出強烈預警信息。世界衛生組織在1月30日已經宣布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美國政府沒有引起重視,行動遲緩,傲慢樂觀,沒有對民衆采取預防措施。疫情發展時,政要們不是全力救人,而是全力救市,把主要精力財力用在穩定市場上,放在總統競選上。

  美國崇尚個人主義、自由主義,許多人只顧個人自由不管他人生命,不配合不執行政府管理規定,加快了疫情的蔓延。

  由于檢測醫療資源有限,許多窮人老人得不到治療。但社會名流富豪卻能優先。美國媒體評論:“民衆的不滿凸顯出了美國醫療體制的不公平——富人沒病也能做檢測,窮人有病卻只能等死。”疫情發展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嚴重影響。2020年GDP負增長3.5%,2021年增長5.7%。專業平台在2021年12月報告顯示,疫情對于美國經濟尤其是股市和基金市場的負面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3萬億美元。

  反觀中國,至今,中國大陸累計確診50萬多例,爲美國的160分之一。累計死亡1萬多人,是美國的百分之一左右。2021年中國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2021年GDP增長8.1%,爲世界前列。

  但是中國在疫情防控戰役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疫情防控兩條路線鬥爭在中國內部也有反映。

  話說"與病毒共存"的觀點是從西方傳來的。以美國爲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對疫情不重視,疫情爆發後,防控不力,感染率和死亡率大幅上升。一些政客和所謂專家爲掩蓋自己的錯誤,散布“群體免疫”、“與病毒共存”,要社會躺平。

  去年夏天,國內有些人也宣傳西方“與病毒共存”的觀點,要求中共改變防疫政策。遭到大多數專家和群衆的反對。許多人在媒體發表文章批駁“與病毒共存”的觀點。美國英國媒體立即發文力挺“與病毒共存”。

  8月6日,英國BBC質問中國政府“能否放棄清零、與病毒共存?”8月10日,美國彭博社聲稱“中國政府堅持病毒清零,會被世界孤立”。8月11日,《美國之音》舉辦了題爲《清零事關中國模式,黨報爲何禁提》的專題連線討論,大肆抹黑诋毀中國防疫政策。對于西方敵對勢力的抹黑攻擊,中國主流媒體和一些自媒體予以堅決反擊。

  不可否認在中國有一股親美勢力。有些人包括有的官員和專家洋奴思想嚴重,總感覺美國比中國好。認爲中國“動態清零”成本太高,要向美國西方學習,“群體免疫”,“與病毒共存”。2021年8月,國內網上開始出現批評“與病毒共存”的文章,美國英國媒體發文支持“與病毒共存”。

  2022年春天,上海疫情爆發,西方媒體,一面鼓吹躺平,一面攻擊中國防疫政策。BBC中文版報導ˇ,“新冠疫情:上海從精準抗疫到精準外溢”。許多上海網友接到境外電話,宣傳上海的防疫是沒有用的,躺平是好棒棒的,中國疫苗不行。在疫情發展時,他們宣傳“新冠病就是流感,在家自行隔離能好”。他們不宣傳推廣價格低療效好的中醫藥,而推崇進口已經死亡百萬人的價格昂貴的美國藥。

  於是有人問了,爲什麽在疫情爆發兩年後,世界已有正反經驗,曾經被譽爲疫情防控優等生的上海,會出現嚴重失誤?

  有媒體指出,上海社會氛圍一直存在“與病毒共存”的環境,甚至打著“精準防疫”的口號可並未紮紮實實地做到精準防疫。相反在疫情爆發後,還以“探索新模式”“保證世界大都市經濟”等借口不斷與中共防疫政策精神唱對台戲。

  在這樣氛圍下,對從香港傳入的感染源極爲輕視,對于不斷增加的無症狀感染者數據不重視。甚至不斷鼓吹變異病毒的危害性不強,“新冠就是大流感”的聲音壓倒了每天不斷增加的感染數字。也於於思想認識上不重視,思想意識上不統一,防控行動上遲緩,以致耽誤了上海最佳防控時機。

  幸好針對上海疫情防控嚴峻複雜的形勢,中共斷然采取了"封城"有力措施。上海才逐步走上疫情防控正軌,以最快的時間與最小的犧牲達成了今天上海社會面全面清零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