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明神~澎湖成功天軍殿楹聯已修護

  【本報訊】澎湖縣政府文化局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執行「111-112年澎湖縣列冊追蹤文物成功天軍殿『法雨明神』楹聯緊急搶救計畫」,委託松林藝術雕刻中心李秉圭大師及李昱老師進行修護工作,歷時2年完成,現保存於成功天軍殿正殿。

  「人間國寶」李秉圭大師為文化部認定的「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鑿花技術」與「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技術保存者,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李昱老師共同執行本次計畫。

  原楹聯柱因保存環境因素,表面附著汙塵無法呈現原有色澤,彩繪層有部分缺失、起翹,支撐體亦有開裂、缺失狀況。其中,蟲蟻蛀蝕之生物性傷害導致表面梁啟超之拓刻落款字稿逐漸消失,為完整留存其字體及清晰原文內容,團隊針對楹聯執行拓印作為後續修護之依據。

  「法雨明神」楹聯於111年運至位於鹿港的工作室,進行科學檢測、除蟲、清潔及修護工作。為穩固柱體結構並完整保留梁啟超字跡,以油土將字稿填補,柱體腐朽再以披麻抓灰穩固結構。而柱體開裂則以手工切割移位回正的方式,將切割後木材磨至平整,使用同材質之木材填塞空隙處並以修復材料填補,再加強支撐體。本次修護工作有諸多困難,團隊嘗試不同的修護方法,保留「法雨明神」楹聯文化價值的同時也讓文物的生命得以延續。過程中展現李秉圭大師精湛手藝及李昱老師的修護專業,是傳統工藝與文物專業修護合作的成果。

  成功天軍殿「法雨明神」楹聯為清末民初時期重要政治家梁啟超所書,可見證當時澎湖港底文人李黃海於中國交友情形,以及民初重要政治人物對聯題字之特殊歷史意義。天軍殿重建後其文字拓刻於主神龕兩側柱上,經成功村蕭文瑞村長轉述,原木柱聯一度佚失,後經熱心村民發現並存放於地下室空間,本局於「108-109年澎湖縣百年歷史廟宇及教堂(五)文物普查建檔計畫」列冊,於本次計畫完成修護,可謂文物普查後,延伸發展出來的一個成功案例。

  文化局表示,文物修護是精密費時的工作,必須經過審慎的評估並與廟方共同合作,才能讓這些歷史文物延續生命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