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際偶戲節~獲12座國際設計大獎

  【本報訊】雲林國際偶戲節榮耀再現!歷經23年淬鍊,這場以布袋戲為主軸的文化盛典早已躍升為全球矚目的藝文品牌。2024年「雲林國際偶戲節—超越偶」再度以創新魅力征服國際,榮獲 IAA MUSE Creative Awards 金獎 等12項國際設計大獎肯定,展現布袋戲藝術結合設計美學的無限可能,讓世界再次看見雲林的文化創造力。自1999年首屆舉辦以來,雲林國際偶戲節從「偶戲乾坤」到「超越偶」,不斷在傳統與創新的交融中展現文化永續的能量。歷年邀請來自32個國家、89個國際表演團隊參與演出,累計吸引超過 250萬人次 觀眾共襄盛舉,成功將布袋戲從地方文化推向跨世代、跨文化的國際舞台。

  縣長張麗善表示,截至2025年10月,雲林國際偶戲節主視覺及活動設計已榮獲3座德國iF設計獎與「6銀、1銅、1金及1榮譽獎」等共12座國際設計大獎。今年再次榮獲MUSE金獎,更以布袋戲專案「掌中傳藝 共融永續」榮獲第五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銅級,展現偶戲節從傳統走向創新的實踐力與國際影響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雲林縣長年以布袋戲為文化核心,透過偶戲節的延伸計畫,持續推動教育與傳承:金掌獎:辦理19屆,涵蓋7大獎項口白、操偶、視覺、配樂、劇本、最佳表演團隊、評審團特別獎等,入圍作品累積超過180件作品。青年金掌獎:7屆,挖掘新生代青年藝師,甚至有青年女演師的投入,傳承偶戲新生力。小金掌:11屆,培育超過2萬名學童學習布袋戲,透過教育扎根計畫,培育出新世代的掌中藝術家,讓布袋戲文化薪火相傳。

  縣長張麗善指出,2025年第23屆雲林國際偶戲節以主題「超越偶」登場,將音樂、影像與戲偶融合成跨界策展。開幕音樂會吸引近2萬人次現場觀賞,年輕族群透過社群平台熱烈分享,人氣持續攀升掀起「布袋戲也能很潮」的新風潮。整體活動為期21天(9/22–10/12),共舉辦超過60場次演出,邀請4個國外團隊、26個縣內外團隊、40所學校共襄盛舉,累計觀賞人次突破25萬人,再度證明偶戲節在觀光與文化推動上的強大號召力。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歷經長年「雲林國際偶戲節」的耕耘,孕育出豐厚的布袋戲文化,今年呼應偶戲節主題「超越偶」及「布袋戲也能很潮」新風潮,本府啟動「布袋戲傳習中心旗艦計畫」,以「劇本創作」、「旗艦節目製作」及「經典劇目巡演」三大軸線,持續深化布袋戲傳承與創作。首波「劇本創作徵選」徵件至11月15日止,總獎金65萬元;第二波登場「經典劇目巡演推廣」計畫自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總獎金達300萬元,廣邀雲林在地布袋戲團徵選經典劇目,入選團隊除可獲製作補助與專業輔導,亦將受邀參與全臺巡演。後續亦將啟動「旗艦節目製作演出」計畫,以入選劇本為基礎,開放全國團隊報名,透過徵選、媒合、創作陪伴與試演發表等規劃,打造兼具創意與專業的旗艦級演出。重新詮釋布袋戲的多元風格與嶄新風貌。

  文化觀光處表示,雲林是布袋戲的故鄉,也是全球偶戲藝術的重要基地。未來將持續以創新思維推動「偶戲+科技」、「文化+設計」的跨域發展,讓傳統藝術在新世代舞台上綻放更耀眼的光芒,邁向世界、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