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雲林縣議會(3)日進行總質詢,多位議員建議縣府比照其他縣市普發現金,回饋縣民。對此,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雲林縣目前人口約65萬人,若每人普發1萬元,需編列約65億元經費。她指出,縣府上任以來已努力償還債務逾100億元,但仍有約127億元債務待清償。
張麗善:雲林尚有127億債務,現階段無法普發現金
張麗善指出,雲林縣是農業縣,農地不收稅,雲林縣一年稅收約40億,人事費就將近150億;雲林縣公共債務,從她上任時227億,現已還債100億,尚有127億。雲林縣過往虛列預算,監察院審計部一再稽核財政,必須在情況許可下,才能增加社會福利。
張麗善說,雲林縣之所以能夠增加班班有冷氣、水洗式智慧黑板、長青食堂從以往3000多個長輩,現在1萬5000多位長輩用餐、65歲以上中低收入、身心障礙、百歲人瑞健保減免等社會福利,是因為致力財政健全改善,獲得財政部肯定,財政健全化才能夠進行更多社會福利。
張麗善表示,財劃法三讀通過,雲林縣理應增加預算,但實際上中央一般補助款和平衡預算都減少,計畫型補助卻要求地方提高自籌比例從50%至70%不等。去年雲林是財力五級,爭取計畫只需負擔10%,現在要爭取150億,必須拿出70、80億自籌款,財政壓力極大。
張麗善重申,雲林縣還債是為減輕後代子孫壓力,從她上任時,雲林縣有將近227億負債,平均每一個縣民要負債3.3萬,好不容易還債100億,然現今每一個孩子出生仍是要負債1.9萬元。明年她即將卸任,若中央持續藉由財劃法對地方左給右扣,無任何調整,雲林縣要還債有困難,更將無法避免舉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