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雲林文化藝術獎頒獎典禮,(1)日上午於縣府文化處表演廳隆重登場。文化處長林孟儀親自頒獎並恭賀本屆貢獻獎得主以及各類競賽120位得獎人,綜觀此次文化藝術獎各類組都有老幹與新枝的優秀作品,實為本縣辦理文化藝術獎作為培植及發揚雲林藝文人才最好的見證。
彰化處長林孟儀表示,雲林文化藝術獎已邁入了第十四屆,這幾年參與藝術獎徵件件數不斷增加,可見在縣府極力推動下,所有藝術工作者對於縣府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在文化藝術獎各獎項中以貢獻獎為最,本屆貢獻獎由魏幼謙大師及陳誠大師獲得。頒獎典禮,魏幼謙老師雖因身體微恙未能出席,然魏大師對於傳統藝術推廣貢獻不可言喻。魏幼謙大師為雲林縣手工哨角製作匠師,廣受各界好評,有不少國內外人士聞名前來請大師製作,國內有一半的哨角皆出自他手,早年作品也被各地廟宇列為收藏品,2015年獲雲林縣政府列冊為雲林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手工哨角製作保存技術保存者,2016年更獲中華文化總會選為傑出匠人。陳誠大師,為雲林斗六土生土長的藝術大師,為首位考取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的雲林人,畢生積極投入美術教育及創作,培育許多藝術專業人才,對帶動雲林縣的美術發展不遺餘力,除了培育人才,大師也不忘創作,高齡八十仍參與展覽,是雲林美術教育的植栽者,也是退而不休的美術園藝家,更是推動雲林地方美術發展先驅。
林孟儀處長指出,今年的雲林文化藝術獎除了貢獻獎外,共有12個類別,包括文學獎有2類,分別為短篇小說類、報導文學類;表演藝術獎有3類,分別為音樂類、戲劇類、舞蹈類,美術獎有7類,分別為水墨類、書法類、西畫類、工藝類、設計類、攝影類、短片類。經邀請學者專家審慎評選,共選出120位得獎人,首獎可獲6萬元獎金、第二名2萬元、第三名1萬元,佳作1,500元,並頒發獎狀。
學獎短篇小說類首獎得主曾美滿,作品〈野草〉是寫白色恐怖時期殉難的女子高草的故事。這件事對於雲林縣人來說,是非常不幸的,也是重大事件。這是一篇用台文創作的小說。最近這幾年,雲林縣的文學獎徵文中大量出現台文作品,也屢次獲得名次,顯示雲林縣是台文寫作的家鄉之一,在台灣各縣市中非常特出。由於是用台文創作作品,鄉土性就格外強烈。另外,這篇小說不是硬梆梆的作品,而是透過其家人的活動、回憶,把高草敘述出來,充滿感性,引人落淚。
文學獎報導文學類首獎得主呂東熹,作品〈阿嬤的兩擔檜木屑〉是用第一人稱「我」來書寫,表示整個事件是他的親身經歷與調查。由於作者住在雲林海邊貧窮的的下湖口,他幼年時常看到住在南投山邊水里的祖母挑著兩擔檜木屑來海邊給他們,引發了他的懷疑,他想究明下湖港〔下湖口〕與南投的水里鎮之間到底存在著甚麼樣關係。作者一方面寫下湖口的沒落史,一方面寫下湖口的移民在山林開發過程的成功,使使整個事件顯得十分的神奇和浪漫,乃是十分精采的一個調查,裡面看得出作者書寫的熱情與辛勞。
表演藝術獎音樂類首獎得主劉馨孺演奏曲目〈E.Chausson Poème.Op.25〉,有想法的演出,具特別的特質音樂具多元化。音樂表現力佳,詮釋細膩演奏精彩。整體表現細膩、音樂張力鋪陳佳。
舞蹈類首獎得主鄭素女,1992年回鄉創立飛雲舞團,長期耕耘雲林,培育舞蹈人才,今年獲獎作品〈光之祭〉,舞作結構完整,且意念鋪陳符合其主題之情境,創意與鋪陳十分有特色。空間結構鋪陳清楚,祭儀的意象清楚呈現,展現精彩之處。
表演藝術獎戲劇類首獎從缺,由李紂賢老師劇碼〈尾崁開嘴獅〉、黃世志老師劇碼〈石龜的故事〉共同獲得第二名。
今年美術獎得獎者中,水墨類首獎得主廖柱作品〈香頌〉,畫作以現代水墨方式,整體而言,構圖創意頗有巧思,筆法精鍊而穩重,營造出畫中的動態;作者以鳥類與蝴蝶作為陪襯,亦呈現出祥和與生生不息的意象。
書法類首獎得主林穎生作品〈吳敬梓小橋旅夜詩〉,此作兼融晚明諸名家之精華,底蘊深厚,顧盼有情,跌宕生風,誠為難得之佳構也。通篇有清朗之氣,運筆似胸有成竹,從容不迫,足見作者之功力,非比尋常。
西畫類首獎得主李俊儀作品〈流逝〉,蒼茫的筆調,低彩度的畫面鋪陳,呼應了作者強調記憶、時光流逝的創作意圖。寧靜的畫面隱含了潮起潮落的歷史進程,閱讀觀看,如同檢視自我的生命記憶。
工藝類首獎林正長作品〈戲〉,以保麗龍切、割、雕、黏等手法構成六龍搶珠造型,手工細膩、精巧。龍飛穿梭於有限空間,整個作品顯得非常熱鬧、活潑。
設計類首獎黃浤洋作品〈憶‧雜〉,作者以趣味性寫實插畫手法,描繪童年時期充滿濃厚人情味的雜貨鋪,隨時代的變遷更迭,畫面中的點滴都已成回憶,令人緬懷。
攝影類首獎陳建仁作品〈沙戀〉,攝影作品以「創意」為重要元素之一,平凡的風景在特殊的環境與時機配合之下,會產生不平凡的影像。作品在逆光映照下,利用鏡頭景深造成畫面空間效果,使主題凸顯出來,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作者獨具慧眼,獲得首獎殊榮,可說是實至名歸。
雖然短片類首獎從缺,第二名黃世源作品〈樂器老師丁銤鋐〉故事流暢,紀錄深刻。作者運用自然輕鬆的方式紀錄主角-丁銤鋐先生,從生活角度切入介紹,貼近生活的鏡頭敘述,故事流暢,讓人印象深刻。
另也藉此盛會特別頒發榮獲文化部「全國績優文化志工個人獎」銅質獎肯定的雲林縣文化志工張淑美女士,對於其在文化領域連續服務,經年不輟,且樂於服務的精神給予嘉勉。
頒獎典禮外,美術獎各類得獎作品已自11月25(日)至12月05日(三)在文化處展覽館1、2樓展出。北港文化中心將於12月13日(四)至12月21日(五)展出「水墨類」、「設計類」、「攝影類」、「工藝類」及「短片類」,12/23(日)至1/2(三)展出「書法類」、「西畫類」、「工藝類」及「短片類」歡迎民眾踴躍前往參觀。得獎作品將由縣府出版雲林文化藝術獎專輯,記錄各類組優秀作品,可供日後珍藏及閱覽,期望鼓勵更多創作者參賽。